氣溫下降后,對蔬菜正常生產會造成很大影響,在寒冷的冬季,如何有效提升棚溫呢?
后墻穿衣:大棚后墻處于背陽面,見光少,使用多年的棚室,還會因雨雪水滲入后墻,影響后墻的牢固性和保溫性。建議可用廢塑料薄膜與無紡布將后墻覆蓋起來,這樣不僅能防雪水,還能大大提高后墻的保溫效果。大棚兩側山墻的保護一般都是用塑料薄膜覆蓋。同時,建議在棚山墻的薄膜上面再覆蓋一層無紡布,這樣一來,不僅可以避免上、下棚時直接踩踏薄膜,還能抵御寒風,給大棚保溫,既省心又實用。
開挖防寒溝:棚室前臉也是漏溫的一個關鍵區域,建議菜農在棚前臉處挖設“防寒溝”,可減少熱量損失。同時,還可以在前臉棚膜內側加設薄膜,或者在外側加蓋一層無紡布或草簾,都能起到保溫的作用,以此來保證棚前臉處蔬菜的生長。此外,低溫季節,大棚出入口及風口處溫度變化較大、氣流交換頻繁,建議菜農額外進行設置保溫設施。
設置緩沖間:與新建大棚在通道開口處設置棚膜或棉被阻擋冷氣直接進入棚室的緩沖間相比,老舊棚室進出口就簡易很多,多數是直接連通外界。為保證棚內入口附近的溫度,有經驗的菜農多會在門口設置密封較好的緩沖間,緩沖間用的薄膜頂部要固定在棚面鋼絲上,與棚膜接觸。如果高度達不到,建議薄膜與棚膜之間使用更軟的地膜連接。
人工輔助增溫:該措施多在寒流來臨時使用。大型輔助保暖設施多在育苗棚內安裝,如安裝暖風爐、暖氣、增溫燈等;而常用的增溫塊,使用方面,價格實惠,近兩年來在蔬菜大棚中使用普遍。